Fast T4 DNA连接酶不仅适用于常规的分子克隆操作,还特别适合处理复杂结构的核酸片段。
4S GelBlue 核酸染料是一种高灵敏度、低毒性、稳定的荧光核酸染色试剂,广泛应用于核酸凝胶电泳实验中。它能够有效替代传统的溴化乙锭(EB)染料,提供更安全、更环保的染色方案。产品特点高灵敏度:4S GelBlue 能够检测低至 20 pg 的核酸条带,灵敏度高于传统染料。低毒性:该染料无法穿透细胞膜,具有极低的细胞毒性和诱变性,使用更加安全。稳定性高:在广泛的 pH 范围(3.0-10.0)和温度条件下保持稳定,适用于多种电泳缓冲系统。信噪比高:荧光信号强,背景信号低,能够提供清晰的电泳条带。操作简便:无需脱色或冲洗,可以直接使用紫外凝胶透射仪或蓝光切胶仪观察。使用方法4S GelBlue 提供两种染色方法:胶染法:在制备琼脂糖凝胶时,将 10000× 的 4S GelBlue 染料稀释至 1× 工作浓度(例如,每 50 mL 琼脂糖溶液中加入 5 μL 染料),混匀后倒入制胶器中。泡染法:电泳完成后,将凝胶浸入 3× 染色液中,室温振荡染色 10-60 分钟,无需脱色。
IL - 9 对多种免疫细胞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。它能够促进 T 细胞的增殖和存活。
表皮生长因子受体(EGF Receptor,EGFR)在细胞增殖、分化和存活等生理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。EGFR的信号传导依赖于其受体底物的磷酸化,其中EGF Receptor Substrate 2(简称HER2或Neu)的磷酸化酪氨酸残基Tyr5是一个重要的研究焦点。 HER2及其磷酸化位点 HER2是EGFR家族的成员之一,其在多种细胞类型中表达,并在细胞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。HER2的Tyr5位点的磷酸化是其激活的关键步骤之一。当EGF与其受体结合时,EGFR家族成员发生二聚化,激活其内在的酪氨酸激酶活性,导致包括Tyr5在内的多个酪氨酸残基的自身磷酸化。这种磷酸化为下游信号分子提供了结合位点,从而启动一系列信号级联反应,如MAPK和PI3K-Akt信号通路,进而影响细胞的增殖、存活和迁移。 Tyr5磷酸化的生物学意义 Tyr5的磷酸化在HER2介导的信号传导中具有重要意义。磷酸化的Tyr5能够招募并激活多种下游效应分子,如SH2结构域含有的蛋白,从而调节细胞内的多种生理过程。例如,Tyr5的磷酸化可以激活PI3K-Akt信号通路,促进细胞存活和抗凋亡。
HGF最初是从血清中分离出来的,因其能够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而得名。
PEG8000(聚乙二醇8000)是一种高分子量的聚乙二醇,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实验中。50% PEG8000溶液(无RNase)是一种经过严格处理的试剂,确保无RNase、DNase和蛋白酶污染,适用于RNA和DNA相关实验。 产品特点 无RNase污染:经过特殊处理,确保无RNase、DNase和蛋白酶污染,适合RNA相关实验。 高纯度:纯度高,分子量在7000-9000之间。 稳定性高:在4℃条件下可稳定保存,有效期长达2年。 应用广泛:可用于RNA和DNA的退火、细胞融合、病毒沉淀等多种实验。 应用场景 RNA和DNA退火:在RNA或DNA寡核苷酸退火反应中,PEG8000可以促进退火效率。 细胞融合:PEG8000能够改变细胞膜结构,促进细胞融合,常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。 病毒沉淀:可用于病毒颗粒的沉淀,如噬菌体的分离。 使用注意事项 避免RNase污染:操作过程中需戴一次性手套,使用无RNase的耗材。 保存条件:建议在4℃条件下保存,避免反复冻融。 使用前混匀:使用前需充分混匀,确保溶液均匀。
近年来,科学家们通过构建人源化小鼠模型,深入研究IFN-ω的功能机制。
PGLa(Phosphatidylglycerol-anchored Lactoferricin)是一种从乳铁蛋白(Lactoferrin)衍生而来的抗菌肽,因其独特的结构和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。PGLa不仅具有强大的抗菌能力,还能调节免疫反应和促进细胞增殖,因而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。 PGLa的结构与特性 PGLa的序列通常为:GKLFKKISQA,由10个氨基酸组成。其结构中含有多个正电荷的赖氨酸(Lys)和精氨酸(Arg)残基,这些正电荷使其能够与细菌细胞膜表面的负电荷磷脂相互作用。此外,PGLa还具有两亲性α-螺旋结构,这使得它能够插入细菌细胞膜,形成跨膜通道,导致细胞内物质外泄,从而杀死细菌。 抗菌机制 PGLa的抗菌机制主要依赖于其与细菌细胞膜的相互作用。PGLa能够与细菌细胞膜表面的负电荷磷脂结合,插入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中,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,形成跨膜通道。这些通道导致细胞内物质(如钾离子、核酸等)外泄,最终引起细菌死亡。
Fast T4 DNA连接酶的反应条件经过优化,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连接。
10 mg/ml的溴化乙锭(Ethidium Bromide,EB)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核酸染料,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实验中,尤其是在DNA和R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中。 EB是一种多环芳烃荧光小分子,能够嵌入核酸的碱基对之间。当EB与双链DNA(dsDNA)结合时,荧光强度会增强约25倍,与双链RNA(dsRNA)结合时,荧光强度增强约21倍。这种特性使得EB在低浓度下(如10 µg/ml)染色后无需脱色处理,即可在紫外光下清晰观察到核酸条带。 在使用10 mg/ml EB溶液进行电泳时,通常有两种染色方法: 电泳前染色:在制胶时加入EB,使其工作浓度达到0.5 µg/ml。例如,每100 ml的琼脂糖凝胶溶液中加入5-10 µL的10 mg/ml EB溶液,混匀后倒胶。 电泳后染色:将电泳后的凝胶浸泡在含有0.5 µg/ml EB的电泳缓冲液或水中,染色15-45分钟。 需要注意的是,EB具有较强的诱变性和毒性,操作时应佩戴手套和实验服,避免直接接触皮肤。此外,EB废液应按照实验室标准进行净化处理后再丢弃,以避免环境污染。
脱氧腺苷三磷酸(dATP)是DNA合成中的关键核苷酸之一,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的多种实验中即用型溶液
Casein Kinase Substrates 3 是一类能够被酪蛋白激酶(Casein Kinase,CK)磷酸化的蛋白质或肽段。酪蛋白激酶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细胞中的丝氨酸/苏氨酸蛋白激酶,参与多种细胞信号传导过程,包括细胞周期调控、基因表达、细胞凋亡和应激反应等。Casein Kinase Substrates 3作为其关键靶点,对于理解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具有重要意义。 酪蛋白激酶的功能 酪蛋白激酶(CK)是一类多功能的蛋白激酶,主要通过磷酸化靶蛋白上的丝氨酸和苏氨酸残基来调节其功能。CK家族包括CK1和CK2两种主要类型,它们在细胞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。CK1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和Wnt信号通路的调节,而CK2则在细胞存活、增殖和应激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。 Casein Kinase Substrates 3的关键作用 Casein Kinase Substrates 3是一类能够被CK磷酸化的蛋白质或肽段,它们在细胞内信号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。这些底物蛋白通常包含特定的磷酸化位点,能够被CK识别并磷酸化,从而改变其活性状态或与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。
上海保藏生物技术中心是一家有着先进的发展理念,先进的管理经验,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,要求自己,不断创新,时刻准备着迎接更多挑战的活力公司,在上海市等地区的化工中汇聚了大量的人脉以及客户资源,在业界也收获了很多良好的评价,这些都源自于自身的努力和大家共同进步的结果,这些评价对我们而言是**好的前进动力,也促使我们在以后的道路上保持奋发图强、一往无前的进取创新精神,努力把公司发展战略推向一个新高度,在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之下,全力拼搏将共同上海保藏生物技供应和您一起携手走向更好的未来,创造更有价值的产品,我们将以更好的状态,更认真的态度,更饱满的精力去创造,去拼搏,去努力,让我们一起更好更快的成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