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L2000 Plus在正常使用条件下,可在室温下稳定存放,不会出现条带降解或弥散现象
PBCV-1 DNA连接酶(也称为SplintR连接酶或Chorella病毒DNA连接酶)是一种ATP依赖的DNA连接酶,能够高效催化与互补RNA单链配对的两条相邻DNA单链的连接反应。这种酶在连接过程中需要一条互补的RNA链作为“夹板”或“支架”,以固定两条DNA单链,从而实现高效的连接。 工作原理 PBCV-1 DNA连接酶的连接反应依赖于ATP作为能量来源,并且对RNA“夹板”固定的DNA底物具有极高的亲和力(表观Km值为1 nM),这使得它能够在复杂混合物中检测到亚纳摩尔级别的特定RNA。该酶对连接点处的碱基对组合具有一定的耐受性,但某些碱基对组合(如dCG/R或dG/C)可能会抑制酶活性。 应用优势 PBCV-1 DNA连接酶的连接活性远优于传统的T4 DNA连接酶,尤其在高灵敏度RNA检测方面表现出色。它被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: 高灵敏度RNA检测:可用于检测miRNA、mRNA和非编码RNA的定性或定量分析,以及单核苷酸多态性(SNP)和可变剪接的检测。 原位测序:通过连接挂锁探针形成环状模板,用于原位滚环扩增(RCA),从而实现高通量检测。
T4 DNA连接酶是一种在分子生物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酶,广泛应用于基因工程和DNA操作中。
牛痘DNA拓扑异构酶I(Vaccinia DNA Topoisomerase I)是一种来源于牛痘病毒的I型拓扑异构酶,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制备和纯化。它能够特异性识别双链DNA中的5'-(C/T)CCTT-3'序列,并在该序列的最后一个T和其之后的磷酸二酯键处切割DNA。切割后,酶与DNA的3'末端形成共价复合物,随后可利用DNA的5'羟基重新连接,释放酶并完成修复。 功能与应用 牛痘DNA拓扑异构酶I具有解旋超螺旋DNA的能力,可将超螺旋DNA转化为松弛的双链环状DNA,便于后续的酶切等操作。此外,它还可用于DNA连接,无需ATP或DNA连接酶即可完成。这使得它在TOPO克隆中表现出色,能够在5分钟内高效连接DNA片段,无需传统连接酶。它还被广泛应用于NGS建库中的接头连接。 实验操作 在实验中,牛痘DNA拓扑异构酶I通常在37℃下孵育,反应体系中需包含特定的反应缓冲液。该酶的最佳反应温度为37℃,且可通过80℃加热20分钟使其失活。由于其高效性和特异性,它已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酶。
这种方法比传统的超声波片段化更具特异性,且温和,能显著提升实验分辨率。
DNA Marker III是一种即用型的DNA分子量标准,广泛应用于琼脂糖凝胶电泳中,用于估算DNA片段的大小。它由7条线状双链DNA片段组成,片段大小分别为200 bp、500 bp、800 bp、1200 bp、2000 bp、3000 bp和4500 bp。其中,1200 bp条带的浓度最高,便于在电泳后快速定位。产品特性即用型设计:已预混1×Loading Buffer,可直接取3-6 µL进行电泳。清晰的电泳条带:条带大小准确,带型清晰,稳定性好。 适用范围:适用于1.0%-2.0%的琼脂糖凝胶电泳。使用方法上样量:根据加样孔的宽度,取3-6 µL加入琼脂糖凝胶的加样孔中。电泳条件:凝胶浓度:建议使1.0%-2.0%的琼脂糖凝胶。电泳电压:4-10 V/cm,电泳时间20-30分钟。染色与观察:电泳结束后,使用溴化乙锭(EB)或其他DNA染料染色,在紫外灯下观察条带。注意事项 琼脂糖质量:建议使用高质量的琼脂糖,以获得更好的电泳效果。电泳缓冲液:使用新鲜配制的电泳缓冲液,避免多次电泳后缓冲液电导增强。保存条件:建议低温保存,以防止核酸酶污染。
适用于多种实验条件,包括不同的琼脂糖浓度和电泳电压(4-10 V/cm),能够根据实验需求灵活调整
Cas9核酸酶(SpCas9)是一种源自化脓性链球菌(Streptococcus pyogenes)的CRISPR相关蛋白,是基因编辑领域中最为广泛使用的工具之一。它通过与导向RNA(gRNA)结合,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并切割目标DNA序列,从而实现精确的基因编辑。 工作原理 SpCas9通过识别特定的原间隔相邻基序(PAM)序列(通常是NGG),结合到目标DNA上。gRNA引导SpCas9定位到目标位点,随后SpCas9的两个核酸酶结构域(RuvC和HNH)分别切割目标DNA的两条链,形成双链断裂(DSB)。细胞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(NHEJ)或同源定向修复(HDR)机制修复DSB,从而实现基因敲除或精确插入。 特点与优势 高效性:SpCas9能够高效地切割目标DNA,实现基因敲除或插入。 特异性:通过设计不同的gRNA,SpCas9可以精确靶向基因组中的任何位置。 多功能性:除了基因编辑,SpCas9还被用于基因调控、表观遗传修饰和基因组成像。 可编程性:通过改变gRNA序列,可以轻松调整SpCas9的靶向位点。
它主要作用于具有黏性末端的DNA片段,但连接平末端的效率较低。
2× RNA上样缓冲液是一种专为RNA电泳设计的浓缩缓冲液,广泛用于变性和非变性RNA凝胶电泳。它能够帮助RNA样品在电泳过程中沉入凝胶孔中,并通过染料指示电泳进程。 组成成分 该缓冲液的主要成分包括: 甲酰胺:用于变性RNA,确保RNA在电泳中以单链形式迁移。 溴酚蓝和二甲苯青:作为电泳指示剂,分别指示约500个碱基和5000个碱基的RNA迁移速率。 EDTA:螯合金属离子,防止RNA降解。 使用方法 样品混合:将RNA样品与2× RNA上样缓冲液按等体积混合(例如5μL RNA样品+5μL缓冲液)。 变性处理:将混合后的样品在65-70℃加热5-10分钟,然后立即冰上冷却。 上样与电泳:将处理后的样品加入凝胶加样孔中,进行电泳。 优势 适用范围广:适用于总RNA、小RNA及特定RNA的电泳。 兼容性强:可用于变性或非变性的琼脂糖凝胶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。 无RNase污染:确保RNA样品的完整性。 注意事项 避免RNase污染:使用无RNase的耗材,操作时戴口罩和手套。 分装保存:建议分装后保存于-20℃,避免反复冻融。 毒性防护:甲酰胺有毒性,操作时需做好防护。
RcView 吖啶橙核酸染料应保存在4°C的避光环境中,以确保其稳定性和荧光强度。
磁珠法病毒RNA/DNA抽提试剂盒是一种基于磁珠分离技术的核酸提取工具,能够从多种样本中快速、高效地提取病毒核酸。它结合了磁珠的高效吸附能力和自动化操作的便捷性,广泛应用于病毒核酸的提取和纯化。工作原理该试剂盒利用磁珠表面修饰的硅胶膜,通过特定的缓冲液体系,使病毒核酸特异性结合到磁珠表面,而杂质则被去除。通过磁场分离,核酸可以从磁珠上洗脱下来,用于下游实验。产品特点高效提取:适用于多种样本类型,包括血浆、血清、唾液、细胞培养上清液等。操作简便:无需有机溶剂抽提或乙醇沉淀,整个提取过程可在1小时内完成。高纯度:提取的核酸纯度高,无蛋白、核酸酶或其他杂质污染,可直接用于qPCR、RT-qPCR、测序等下游应用。自动化兼容:可与多种自动化核酸提取仪配合使用,实现高通量操作。 使用方法裂解与结合:将样本加入裂解液中,加入磁珠和蛋白酶K,混合均匀后加热裂解。洗涤与洗脱:通过磁场分离磁珠,去除上清液后用洗涤液清洗磁珠,最后用洗脱液洗脱核酸。
上海保藏生物技术中心是一家有着先进的发展理念,先进的管理经验,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,要求自己,不断创新,时刻准备着迎接更多挑战的活力公司,在上海市等地区的化工中汇聚了大量的人脉以及客户资源,在业界也收获了很多良好的评价,这些都源自于自身的努力和大家共同进步的结果,这些评价对我们而言是**好的前进动力,也促使我们在以后的道路上保持奋发图强、一往无前的进取创新精神,努力把公司发展战略推向一个新高度,在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之下,全力拼搏将共同上海保藏生物技供应和您一起携手走向更好的未来,创造更有价值的产品,我们将以更好的状态,更认真的态度,更饱满的精力去创造,去拼搏,去努力,让我们一起更好更快的成长!